本委各科室、委屬各事業單位:
《六安市發改委(市糧食物資局)2025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經委黨組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六安市發改委
??????????????????????????????????????????????2025年4月30日
六安市發改委(市糧食物資局)2025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
1.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聚焦“增速居前列、總量上臺階”,強化預期管理,加強分析研判,堅持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加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工作。
2.推進“十五五”規劃編制。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推進“十五五”規劃《綱要》編制,統籌推進“十五五”各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加強“三個重大”謀劃。
3.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指導舒城縣、霍邱縣開展全國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試點工作,加快推進霍山縣省級現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試點建設,“一縣一策”推進其他縣城建設。推進省級特色小鎮(微型產業集聚區)評估驗收和提升發展工作。
4.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健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機制,抓好國家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平臺訴求和建議辦理工作。
5.擴大有效投資。持續推進有效投資專項行動,瞄準國家宏觀政策導向和支持重點,按“四個一批”要求,強化項目常態化謀劃與儲備,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領域項目資金支持。扎實開展“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攻堅年”行動,依托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立“前期工作攻堅項目庫”,按月調度建立攻堅成效典型項目和需省級協調解決問題項目2張清單,推動前期攻堅取得實效。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6.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常態化組織重大項目開工動員,全力加快項目建設。強化分級分類協調調度和服務保障,加強督促推進和跟蹤問效,推動重點項目早開工、早納統、早竣工、早見效。
7.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聚焦采礦冶金、食品健康、建材家居等領域,做好重大項目謀劃儲備,組織企業申報設備更新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推進金寨鉬礦項目前期工作,指導督促金寨縣編制鉬礦產業園發展規劃。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做好戰新和高技術產業企業培育。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力爭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實現零的突破。
8.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基地建設。制定印發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基地“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工作推進方案。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研究。調整優化產業推進組工作機制。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9.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印發實施《六安市貫徹落實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2025年工作要點責任清單》《六安市貫徹落實省現代物流體系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責任清單》。貫徹落實省《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2025年)》。建立健全規上服務業企業培育機制,分類梳理、分行業培育,做好“個轉企”“小升規”全過程各環節監測,進一步培育壯大服務業企業。推動現代服務業集聚提檔,布局現代服務業集聚創新區,培育“兩業融合”標桿單位。
10.深化與上海對口合作。謀劃打造一批品牌性活動、示范性工程、標志性成果。印發實施《2025年上海市與六安市對口合作重點工作計劃》《2025年上海市與革命老區對口合作項目及資金計劃安排》,按月調度對口合作項目,按季度調度重點工作計劃推進情況。籌備召開六安·上海對口合作第三次聯席會議,同步謀劃舉辦宣傳推介活動。積極謀劃“十五五”對口合作重點工作,完成對口合作“十五五”規劃和《上海市與六安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6-2030年)》編制工作。
11.加快合六同城化發展。加強與合肥在產業科創、國土空間、基礎設施、生態保護、公共服務等方面協同,建設合六同城化先行區。會同合肥市印發《合六同城化發展2025年重點項目及合作事項計劃》,按季度調度計劃推進情況。籌備召開合六同城化發展座談會,推動合霍現代產業園積極鏈上合肥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和招商體系。推動金安區與瑤海區、廬江縣共建瑤海開發區,定期組織開展與合肥園區、重點企業產需對接等活動。
12.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強化與滬蘇浙地區產業、科創協作。謀劃舉辦“產業共融利益共享發展共贏”金安經濟開發區(六松現代產業園)利益共享機制說明會等針對性宣傳推介活動,更好引導外溢項目優先向六松現代產業園轉移。爭取六安松江產業合作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獲2025年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組織謀劃儲備一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投向重大項目。推進六金產業園取得突破性成果。
13.協同推進大別山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制定印發《信陽黃岡六安三市一體化協同發展2025年重點合作事項清單》,完成《鄂豫皖三省毗鄰地區信陽黃岡六安三市一體化協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編制。籌備召開信陽黃岡六安三市第二次黨政聯席會議。推動葉集-固始“一河兩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合作區發展規劃盡快印發實施,推進產業合作區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打造中部地區崛起典型案例。持續推進皖北四大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積極爭取將六安全域納入新一輪皖北政策支持范圍。
14.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加強對8個省級以上開發區指導,完成新一輪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修訂工作。開展2024年度全市8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經濟發展考核評價工作。完善市級開發區工作聯席會議機制。
15.做好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協調保障。加快和襄高速、合肥至武漢高鐵、S94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線、S20長豐至固始高速等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六安至安慶鐵路、六安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涉鐵工程、中煤六安電廠鐵路專用線等項目開工建設。協同開展南信合鐵路、六廬鐵路前期方案研究。搶抓國家支持“兩重”建設項目政策機遇,重點做好國道項目國債資金爭取。規范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實施,優化項目建設管理體制機制,保障項目持續健康穩定運營。穩妥推進S48合六南部高速、S19淮桐高速、S21霍懷高速及S65霍金高速等特許經營項目實施。
16.推動節能降碳和綠色發展。打好“十四五”能耗雙控收官戰,分解縣區和重點用能企業2025年節能目標及非電行業減煤目標,實施重點用能單位化石能源消費預算管理,更大力度推進非電行業減煤。推進綠色低碳應用,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上馬。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工作。推進重點企業“一企一策”節能降碳升級改造。落實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舉措,加快形成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開展新能源汽車、光伏、新型儲能等重點行業碳足跡核算。積極推進金寨經濟開發區省級零碳園區建設和金寨縣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設。深入推進污染防治,完成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積極開展節能宣傳周、全國生態日等活動。統籌推進公共機構節能。
17.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有序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因地制宜發展集中式光伏。規范有序、統籌開發風、光、水等新能源項目,穩步實施園區適宜建筑屋頂光伏全覆蓋行動和風電鄉村振興工程,力爭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650萬千瓦。加快推進中煤六安電廠、葉集夏爾特拉風電二期、霍山抽水蓄能電站、裕安中煤北部風電場、金安皖能風電場、6兆瓦以下地面光伏等重點能源項目建設。
18.夯實能源安全根基。抓好油氣長輸管道、電力設施和電能保護安全生產,做好油氣長輸管道和電力應急預案演練和安全事故依法應急處置。組織協調能源迎峰度夏(冬),制定完善相關保障預案,堅決守住民生用能底線。牽頭開展油氣長輸管道保護、電力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創建重要輸電通道網格化管理試點,組織安全生產檢查督查,開展隱患排查和治理。推動油氣長輸管道保護常識和電力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做好安全科普宣傳教育。
19.扎實做好民生實事。圍繞國家政策導向,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社會事業項目建設,強化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順應消費升級趨勢,補齊消費領域基礎設施短板,加快培育一批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特色消費新場景。做好返鄉入鄉和新型消費發展的案例經驗推廣。出臺《2025年30項民生實事推進舉措》,推進各項民生實事高質量完成。聚焦就業、養老、教育、醫療、環保、基礎設施等關鍵領域,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促進社會公平與可持續發展。
20.推進農村經濟發展。持續推進以工代賑專項資金項目規范實施,在重點工程項目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促進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增收。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政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強水庫移民后扶項目謀劃、建設和管理。積極爭取水利、農業、鄉村振興、生態保護修復等農林水領域中央預算內資金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不斷鞏固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
21.推進“信用六安”高質量發展。加強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市信用平臺功能,建立“人工智能+信用服務”新模式。常態化開展失信專項治理,探索建立政府合同履約全流程跟蹤監管機制。拓展惠民便企信用服務,大力推廣“信易貸”模式,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創新“信易+”產品服務,推進“信用+電商”“信用+旅游”“信用+物業”等場景應用。強化誠信文化宣傳,講好“信用六安”建設故事。
22.推動價格管理工作。穩步推進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運行,動態調整非居民氣價,完善居民氣價定價機制。推動落實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鞏固提升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成果。清單化管理殯葬服務領域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的收費項目。推動電動自行車安全全鏈條整治,落實電價政策、實現價費分離。聚焦整治“校園餐”問題,加強學校伙食費標準指導,規范伙食費收費行為。完善托育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支持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動態調整市級涉企收費清單、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落實新版《安徽省定價目錄》,有效銜接新版定價政策。
23.開展價格成本監審。建立健全成本監審制度,依法依規開展成本監審成本調查。加強教育、文化、養老等公益性事業定價成本監審。開展城鎮管道燃氣配氣成本、殯葬基本服務和延伸服務成本及城鎮污水處理費成本監審,完善重點公用事業價格形成機制。高效完成“農本+農險”聯合調查及5大類24個品種農產品成本調查任務。
24.加強價格監測工作。全力抓好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監測,做好價格形勢分析研判,提高預警應對能力。加強專項調查和市場巡查,關注價格輿情和熱點問題,扎實做好價格信息發布和預期引導。落實重要民生商品政府儲備制度,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加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推進“惠民菜籃子”制度化運行,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水平。
25.開展價格認定工作。著力提升綜合業務平臺賦能效應,更好發揮平臺數字化效用。開展案卷評查,搭建“我的案例我來說”學習交流平臺,努力打造價格認定“零差錯”“零復核”“零信訪”。
26.加強糧食儲備工作。統籌抓好夏糧、秋糧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儲,開展糧食產銷合作,牢牢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底線。規范開展糧食流通統計,做好糧油市場動態監測。持續健全糧食應急保供體系。完成軍糧供應任務。
27.加強糧食安全倉儲工作。嚴格落實“兩個安全”各項制度,開展全市糧食和儲備行業安全生產大比武,加強糧食和物資儲備行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和幫扶指導,序時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強新收獲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和政策性糧食庫存質量管理,嚴格糧食出入庫質量檢驗、質量普查和專項檢查。加強倉儲規范管理,促進綠色儲糧技術推廣和應用。實施國家全谷物行動計劃,推進糧食儲存、加工環節節約減損。支持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招引培育龍頭企業,組織參加“皖美糧油”“皖美糧機”展示推介活動
28.強化糧食流通執法監管。深入開展糧食流通監管“鐵拳行動”,嚴肅查處各類涉糧違法違規行為。扎實開展糧食流通日常監管、專項檢查、聯合督查。嚴格落實糧食流通領域定期巡查工作制度,做到季度全覆蓋。持續強化糧食流通領域違法案件查處,認真嚴肅處理12325投訴,快速高效核查處置。做好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工作。
29.加強糧食規劃建設。推動“智慧皖糧”信息化建設和業務應用融合,提高信息化系統應用和管理整體水平。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加強優質糧食工程項目監督管理,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落實生活類救災物資收儲任務,強化物資儲備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
30.做優審批服務工作。深入貫徹投資審批制度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要求,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做好政府投資項目審批、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節能審查等,協同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加強企業投資項目事中事后監管,開展年度核準、備案項目核查。有序辦理商品房價格備案。
31.加強法治機關建設。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嚴格執行合法性審查和行政執法監管制度,認真做好“八五”普法收官工作。
32.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開展市場準入壁壘和不當干預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行為自查自糾和歸集整改。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舉措落實落細。
33.加強融資協調服務。常態化開展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適時開展二次走訪,做好企業融資需求推薦及融資授信貸款投放,切實打通小微企業融資堵點卡點,進一步為企業紓困解難。加強股權投資基金備案管理,規范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運營,指導符合條件的創業投資企業在全國創業投資企業備案管理信息系統內及時完成備案。
34.加強機關黨建工作。統籌做好統一戰線、安全保密、信訪、檔案、信息、政務公開、電子政務、門戶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網絡安全、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動員、國防教育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積極引導機關干部職工崗位建功,支持工會、婦委會、共青團、關工委開展工作,落實黨建帶群建制度,開展省級文明機關創建。
35.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深化“四強”黨支部建設,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實現機關黨的建設更高質量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結對幫扶村(社區)工作,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服務群眾。
36.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堅持不懈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樹立正確政績觀,靶向糾治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堅決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各項舉措,帶頭落實習慣過緊日子成為常態,馳而不息糾治“四風”。
(本文有刪減)
文件下載
政策咨詢
如果您對該政策文件有疑問,可以點擊“我要問”在線咨詢,也可以撥打上方的電話咨詢相關部門,或者撥打市長熱線:0564-12345。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